2023年3月5日上午9時,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。
報告對2022年政府工作做出回顧,總結了過去5年的主要發展成就,并簡述了今年的工作重點。
在報告中,“就業困難人員幫扶”“推動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”“農村人口城鎮落戶”“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”等與務工者密切相關的數據和工作目標多次被提及。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——
工作回顧
過去一年——
就業
開展就業困難人員專項幫扶。在重點工程建設中推廣以工代賑。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3200萬人、實現穩中有增。
城鎮新增就業1206 萬人,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.5%。
保障
延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,共向1000多萬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。
向更多低收入群眾發放價格補貼,約6700萬人受益。
過去五年——
就業
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270多萬人。
做好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、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工作。
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,新就業形態和靈活就業成為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。
工資
持續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,出臺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,嚴厲打擊惡意拖欠行為。
落戶
分類放寬或取消城鎮落戶限制,十年1.4億農村人口在城鎮落戶。
住房
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,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,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。
教育
持續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,推動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。
高校招生持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。大幅提高經濟困難高校學生國家助學貸款額度。
醫療
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450元提高到610元。
住院和門診費用實現跨省直接結算,惠及5700多萬人次。
保障
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,穩步提升城鄉低保、優待撫恤、失業和工傷保障等標準。
鄉村振興
經過8年持續努力,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,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,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,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。
確定并集中支持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,推動脫貧地區加快發展和群眾穩定增收。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60.2%提高到65.2%,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。
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從80%提高到87%,多年累計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。
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
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,城鎮調查失業率5.5%左右。
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
住房
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決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問題。
教育
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,大力發展職業教育。
醫療
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。
鄉村振興
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